当前位置:南笙书院>女生耽美>龙傲天的赘夫日常> 第二十四章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二十四章(1 / 2)

墨主的两封信是前后脚写的,中间就隔了三天。之前姜风在两城镇守,与他爹常有书信往来。虽然人进了重明境就出不去,但没说姜家婿不能和父家里联络。所以姜风成亲这大半年,墨主来信很频繁。内容无外乎问候,诉苦,关心,还有期盼。

偶尔也会说点好听的,类似于:为父甚是想念,放眼整个东戎,那些英武骁勇的男儿,竟无一个比得上我儿。你在为父的心里,永远是东戎宗主墨国的王世子。

姜风一开始还能感动点,自从来信的频率高到来不及每封都回的程度,人就淡定了。

无论如何逃避,姜风最终打开了信件。和他预料的没差,除过日常来自亲爹的问候和谆谆教导,又多出几项新内容。总结一下,大致如下:

首先,说墨国准备立新的王世子,在宗室优秀的年轻人当中选,但会保留姜风的世子头衔。因为有个头衔也是好的,最起码证明父家有背景,说出去也能撑一撑场面。墨国王世子备选名单一并附上,问姜风有什么建议。

姜风看着那一排宗族兄弟的名字,才能意识到他本姓风。只不过选谁当世子,他没有什么建议,或者他有,也觉得没必要说。最后这事儿还不是他爹自作主张,你要说到他心坎上吧,他说建议挺好,你要跟他唱反调,他骂你意见挺大。

于是提笔回信,说没建议,父王的决断向来英明。

他爹在信里提到的第二件新内容是说,他召集墨国上下以及各附属国,把整个东戎都翻遍了,仅仅找得五千上品灵珠,又想办法从其他各境重酬交易,再得五千。目前总共有一万灵珠,已尽到全力,问这些灵珠什么时候往重明境送呢,他着手准备。又道距离复醒十二万东戎兵不到一年半,老父亲焦虑的头发又白了半边,问姜风能不能再想想办法。

姜风一直在想办法,但人在重明境,就很被动。他现在找不到更好的出路,于是在回信里写他也没辙,写完之后又觉得不妥,揉成一团重新铺纸提笔,写他会尽力,大家都尽力,也许到眼前问题迎刃而解也说不定。

他这样写是想起姜元若给他保证过的,虽然至今没有动静,但姜元若这个人还是能信一下的。

第三件事情很重要,说当初姜女下聘,送来的粮食告罄。库无存粮,十万火急。所以打算购粮,让姜风想办法低价从重明境交易,度过当下难关。

这件事情其实老父亲很早就提醒过。他至今也没能忘记当初姜国使团打开粮车时亲爹老泪纵横的样子。三百万石粮对墨国来说能扛两三年,但撒到整个东戎,就所剩无几了。墨主这样做也是为了安抚东戎躁动民心,毕竟战败之后,墨元气大伤,其他小国若要联合施压,对墨国的宗主地位完全能造成威胁。

只不过掀翻了墨国又能怎样?还不是没吃没喝,倒不如指着重明境尊贵的王婿殿下活下去的几率更多些。

墨主念叨粮的事从第一封书信就开始了。九境诸国,天灾不断,年年收成稀巴烂。唯有重明境的粮是最充足的。姜国也乐意与他国交易,且平价出粮,哪怕是稍微紧缺首要满足本国的时候,也没有涨过价。姜风自从去两城兵备镇守,所得俸禄全部换成粮往墨国运送,派的还是自己新培养出来的心腹兵丁,只这些粮,仅能供给风家的王室宗亲。许是半年来几次供给比较顺利,他爹要起粮的语气仿佛这就是姜风举手之劳的事情。

王婿姜风吃里扒外自然也不是第一回,只不过杯水车薪,姜元若根本不会过问。但要大宗购粮,一来缺钱,二来即使不缺钱,交托给自己的盐粮官姜张买办,也必定会卡在重明境出关口。所以有时候姜风也觉得郡公们独占一城极好,城中虽不产粮,但城中百姓温饱不成问题,一应生活必要品在重明境境内随时购买,老姜家从来没断供过。

所以老父亲跟他要粮,还让他基本上白拿的时候,他很难办,重明境九九城和八八城的粮食都不量产,城郊百姓的那些地就跟种着玩似的,有没有都行。那粮食主要从哪里来的呢。

姜张是侍马里的老人了,他之前提及,说主粮从七七城内运出来供给九九和八八各地。七七城内有巨大粮仓,这最要紧的命脉自然是老姜家自己人把控,且七七城内的粮产不受任何灾祸的影响,产量稳定,存储丰厚。

按理说那种贫瘠之地,怎么会出粮呢,但就是出了,具体什么情形,除了老姜家自个儿,谁也不知道。

他旁敲侧击问过姜元若,姜元若也不知道,说这事儿不归她管。不归她管的,她不问。于是姜风将所有无法解释的,无从知晓的,一律归于姜氏星辰之术的功劳。

自然,这些粮食不算灵植,其他境内倒是能产出一些蕴含低微灵气的粮,但产量很少,其作用和重明境内的没什么不同:饱腹。

扯远了。九境旱灾没断过,今年春夏的雨多数都在了重明境的土地上,老天爷决定的事情,谁也没办法。

犯愁。

但依然在给老父亲的回信里写到,他会想办法,就大家一起想办法,也别指着他,问问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