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南笙书院>游戏竞技>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> 第21章 开新学点燃星星火小知秋图谋处女地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1章 开新学点燃星星火小知秋图谋处女地(1 / 7)

五月二十九,堡子里又带来了两支工程队,现在有五支队伍,于是又有两家开工。现在是同时六家人在建。

多了两家工程队,又可以多调出一些人手,于是程风又把那五个买来的少年调到学校,配合种花桂英,种花红玉,种花金蝉三人组成一支护校队。种花桂英任队长,种花红玉、种花金蝉,及五少年中年龄最大的宋玉成三人为副队长。八人的主要任务是学习,次要任务是保护学校安全并兼男女宿舍宿管。

五月三十日,外出买粮食的都回来了,拉回了十马车各种粮食,分了一车最好的到学校,整整十石,程大妮支付了十八两银子,以后学校的生活费就由校办企业养活了,所有的账都是独立核算的。

终于到了六月初一,程风早早的起床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。天刚蒙蒙亮,就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了学校操场,堡子里的人基本全都来了,站在环形跑道外看热闹。

操场前高高的耸立着一道大门,大门的门头上挂着一块用红布盖着的牌匾,大门的左右还没有围墙。高大的门楼孤零零的立在大路之上,门楼后是那昏暗的云天透露出一点晨光的背景,如同天上的南天门一般。环形跑道的东面是一座高台,高台后有一高高的旗杆,旗杆上没有旗帜。

跑道内,由四名队长带领,前矮后高的分站四队八排。

高台上站着程大龙,许国亮,丁士杰,秦明礼,马哲文,马晓云,王彩。马晓云、王彩两人手里托着一面折叠好的红旗。

程二虎把程风抱上高台后,拉着程王氏退到了跑道外。程风站上高台,看了看台上众人,又看了看台下的七八十名学生。扫视了场外众乡亲,小步轻摇,稳步走到高台中央站定,抬头看了看东方深红色的天空,估计再有十分钟,太阳就要升起。

随转身面向操场,抬手一压,轻咳两声,所有人都安静下来。

“同学们,我是你们的院长程知秋,今天是我们齐鲁国防书院即第一国防小学堂开校的日子,现在请同学们面向东方,目视旗杆,等待太阳的升起。让我们的校旗伴随中国最早的一缕阳光一起升起。各位同学,各位乡亲,请大家随我一起,面向东方,等待太阳升起。”

说完转身,面对旗杆,台下的八位队长,台上的所人也跟着转身面向东方,马晓云、王彩平托着红旗走到旗杆下,开始挂上红旗。马哲文稳步走到旗杆下,双手握住绳索,准备升旗。

在众人注视着东方的霞光,看着满天的霞光万道,等待了大约五分钟左右,太阳从山顶的云层中露出了一点笑脸,程风把右手举起握拳放在左胸处,大喝一声:“升旗。”

马晓云、王彩退开两步,展开红旗,马哲文开始拉动绳索,红旗慢慢的开始上升,早晨的海风有些大,吹得红旗呼呼作响。

程风看着升起的红旗,又勾起了不知道该称为前世还是后世的记忆,眼泪哗哗的流了出来,嘴里情不自禁的高声唱起了义勇军进行曲。

太阳冉冉升起,红旗飘在空中,红红的旗帜飞扬,旗帜上鲜明显示着“华夏国防科学院附属第一小学堂”的字样,字体歪歪扭扭,笔画简单,非常特别。

升好旗,唱完歌,程风拿出手帕擦干脸上的泪水,转身面对操场,只见操场外的观众面带严肃,安静如鸡。可能是没有人看见过如此神圣而严肃的事情,所有人都不敢出声,更有甚者已经跪拜在地满脸虔诚。

升旗仪式结束,马哲文回头看了看程风流过泪的脸,心里面唱了一遍升旗时程风唱过的歌,情绪有些澎湃。

向后退了几步,转身向前面对台下:“下面我宣布,原识字班的同学全部上台列队,唱校歌。”

马哲文一声令下,台下大小三十几人,纷纷上台。台上的马晓云,王彩纷纷归位,各自排队站回自己的位置。

横向三排列队完毕,马哲文跑到程风面前:“报告院长,识字班应到37人,实到37人,请指示。”

程风快步走到台子的中央,对马哲文行齐:“归队。”

“是。”马哲文回答,转身回到队伍站好。

程风面对台下鞠躬一礼,然后转身对着识字班的同学:“同学们现在听我指挥,大家跟唱。读呀,读书郎呀,预备……唱……”一声令下,台上三十七人齐声高唱:“读呀,读书郎呀,背着书包上学堂,不怕太阳晒,也不怕风雨狂。只怕先生骂我懒啊,没有学问呀,无颜见爹娘。啷哩个啷哩个啷哩个啷,没有学问,无颜见爹娘。

读呀,读书郎呀,学堂读书为哪样?不是为做官,也不是为面子光。只为穷人要翻身呀,不受人欺负呀不做牛和羊。啷哩个啷哩个郎哩个郎,不受人欺负呀,不做牛和羊。”

台上的同学们在高声歌唱的,台下也有不少的村民的跟着唱,似乎大家都听过这首歌,还有不少人都会唱。而那些流民们在听到,不受人欺负,不做牛和羊时,很多人痛哭失声。

校歌演唱完毕,程风对着同学们一鞠躬:“谢谢同学们的演唱,现在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