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南笙书院>游戏竞技>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> 第58章 因时就事传播知识顺其自然点亮科技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58章 因时就事传播知识顺其自然点亮科技(1 / 7)

次日清晨,程二虎带着砖窑的几名师傅,马六,邓彪子四名老矿工,姜云升,景天,王安宁带队,一共二十人,赶着十辆马车,拉着一百石粗粮,两马车斧头,铁锯,铁锤,锄头,铁铲,十字锹等铁制农具去了寻山所。

大少照样的睡到日上三竿,才慢悠悠的起了床。现在的气温一天高似一天。大少早已经换下夹衣,穿上了轻薄的单衣。一身轻松的大少赶着自己的羊车先去了学校。

因为他刚起床,就听见了学校方向的出操声,新来的学生已经开始出场五六天了,程风每天都忙着新粮种,新船舶,新领地的事,还一直没有亲自去看过新学生的军训。

今天要去琉璃厂,怎么也要从学校门口过的,那便顺带去看一看。

学校左边的幼儿园,已经有一人多高的墙,门窗都已经安装上去,估计再有个十天半月主墙体就全部完工了。

操场上,十几队新生正在练习前后左右转,虽然已经练了好几天了,可还是有很多人分不清前后左右,口令之下,转的乱糟糟的,从哪个方向的都有,气得小教官们用手里的树条子抽转错方向的小孩屁股。

十几队里有两队全是五岁以下的小孩,虽然他们也是转得乱糟糟的,但是却没人管,很明显这些小教官们只是想让他们跟着体验,对他们并没有什么严格的要求。

因为天气已经渐热,所有的小孩都已经穿上了缝制工艺最简单的直袳,虽然款式各式各样,但是至少看上去整洁了,已经没有了小乞丐的模样。

大少围着操场走了一圈,没发现有光脚的小孩,放心的离开了。

进入琉璃厂,没看见刘永寿,询问情况后才知道,因为琉璃厂里有灰尘,刘永寿把琉璃贴锡纸的场地搬到了总装厂房里。那里没有火炉之类的东西,比较合适贴膜。

大少来到总装车间,发现他们竟然还在门上挂上了布帘挡风沙,这一点大少满意极了。

大少进来见只有刘永寿一人,有些疑惑,不是三个人吗?怎么走一人在这里:“怎么只永寿哥哥一人在此,永福永禄两位哥哥呢?”

刘永寿笑答:“他们在铜器厂那里敲锡箔。敲好了之后就会送过来,这里只俺一人贴就行了。”

程风点点头,搬了张凳子垫脚,爬上操作台看已经贴好锡箔,倒入水银的模具板。因为水银的自重,模板里的水银自动流平成一个整体,就连方形玻璃片的四个圆角都压得满满的。

这下大少放心了,开开心心的去了铜器厂看那台十六倍的大望远镜做好没有。可惜,因为十六倍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尺寸差距太大,刘老实花了一早上也没有把这台望远镜的尺寸搞明白。

因为物镜和目镜的尺寸差距大,所以要想达到4倍镜和8倍镜的变焦效果,那这台望远镜会变得很长很长。刘老实试验了一上午,也没有找到正确的尺寸。

大少只能提醒:“目镜这一头不一定非要缓慢的收拢,完全可以用一个大喇叭口缩小。只需要注意从目镜这个方向看过去不会看见筒壁就行。”

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,刘老实一拍脑门:“明白了,少爷等等,很快就好。”果然,一盏茶时间,新的镜筒做出来了,组装后试看,厂房里根本试验不了。刘老实只能把这个大家伙拿外面去试验。

十六倍的望远镜,效果非常不错,对着北方看,竟然能够隐隐约约的看着北方海驴岛的轮廓。

刘老实忍不住的惊叹出声:“这东西真的太神奇了,竟然能看这么远,那天上的鸟就像在自己面前一样。少爷真是神仙一样的本事,这么神奇的东西都能做得出来。”

程风笑笑:“这可不是我的本事,我只是知道这东西可以这么做。能把它们做出来,全靠你们这些师傅的手艺高。”

刘老实嘿嘿一笑:“还是少爷的本事大,要不是少爷知道这么做,就可以做出这种神奇的物件来,俺们到死也不会知道还有望远镜这么神奇的宝贝。”

大少都有些被商业互吹吹的不好意思了,赶忙的转移话题:“刘伯伯,你看是不是可以在这个桶子下面再加上一个底座,再单独做一个三脚架,和这底座相连,这样这望远镜就可以放平在地上观看。不然这么大个大家伙,又大又重的,谁也没办法单独用手举着看吧。”

“什么样子的东西叫三脚架?”刘老实一时想象不出来。

程风在地上画了个示意图:“大概就这个样子,但是这三脚架估计需要你和木匠配合才能做得出来,这脚架做成木的,比较符合实际。”

刘老实看了看那个示意图,心里好像明白了是怎么回事:“要不俺先用铜敲一个小的出来,少爷看一看对不对。没有错了,俺再去找木匠加工,那就简单了。”

二人回到工位,刘老实根据示意的样子做了个自己理解的三角架。有了这个似是而非的三脚架,大少就利用这个三脚架为蓝本,重新做了更详细的解释。

有实物参照,有详细说明,刘老实再次制作的时候,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